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
浏览:455 编辑:小瑞 来源:神州学人作为21世纪“强有力”和“有价值”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已成为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了以共同价值、共生理念、全局发展等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构想。然而,在推进新全球化构想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严重匮乏是最直接和突出的问题之一。加强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工作,做大国际组织人才“蓄水池”,可以夯实国际化人才基础,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与现实国情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战略设计,建立具有本土适应性的全球胜任力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将具有特色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践模式,以便系统推进全球胜任力培养工作。
全球胜任力起源于西方社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全球胜任力作为学生评估手段并纳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引发热潮并广为传播。然而,通过分析发现,围绕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理念所设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完整地呈现我国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价值主张和育人目标,无法满足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的人才需求。我国将提升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吸收和借鉴国际教育界的研究成果,更离不开本土的自主探索,形成中国主张和特色。
首先,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锻造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精华,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最宝贵的资源。我国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具有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属性,因此必须在多元价值观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政治文明及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价值图景,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使其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根植于基因和血脉的个性品质。
其次,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时代特征。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为前提,其主张的共同性是建立在价值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基础之上的,超越了狭隘的主权国家价值,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区别。全球胜任力所蕴含的“尊重”“理解”“全球责任与担当”等态度和价值观恰恰回应了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必然会直接面临“西方中心论”的系统冲击,厘清“普世价值”与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共同价值”冲突带来的困惑,对于激浊扬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根基脉络。
当今世界,全球化使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然而,差异与共识彼此依存、相互影响,人类要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共生,需要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中寻求共识。人们在解决价值冲突的时候,要摈弃“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惯性思维,将“价值认异”和“价值认同”作为寻求共识的手段和方式。儒家所倡导的“和”文化,主张不同事物相互交融、协调统一,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和谐共生提供了遵循。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要加强大学生“和而不同”精神的培植,推动大学生提升全球意识并尊重文化差异。
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服务于教育宗旨和育人目标,体现在育人的价值上。作为全球众多国家普遍公认的人才培养模式,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目标设定应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胸襟和眼界,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以及丰富知识和素养结构。
第一,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价值取向。
全球胜任力培养不仅是新时代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新任务,也是帮助大学生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因此既应遵循国家对教育立德树人的普遍要求,又要努力实现作为“胜任力”教育的特殊目标。
首先,立德树人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根本任务。全球胜任力培养被视为终身的、在世界日常交往过程中塑造个人道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与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帮助学生拓展全球视野、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独特的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全球胜任力培养还具有隐性教育和养成教育的优势,在培养过程中会涉及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政治站位高、思想品德正、胜任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其次,实现大学生“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普遍目标。全球胜任力是21世纪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理应成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规律来看,个人素质培养要结合时代背景,当代大学生培养特别需要拓展其全球视野,帮助其实现知识结构、跨文化沟通能力、异文化环境适应能力等和谐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高校适应新时代人才素质结构需求变化,履行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再次,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终极依归。我国推动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新全球化进程,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着眼点在“全球”,着力点在“胜任”,根本目的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培养大批能够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高层次人才,以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等。为满足全球治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完善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而并非仅有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第二,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一般原则。
全球胜任力培养目标优化的原则,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成功经验的总结,体现着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践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首先,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坚持普遍素养与特殊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从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目标设定来看,既有基于学生普遍素养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需要,也有服务国家战略的“特殊人才”培养需求。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无疑需要具备一定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但从现实来看,并非需要每个学生毕业后都去参与全球事务和国际竞争,且高校的国际化资源供给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特殊培养”的需要。因此基于理想与现实,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应该坚持普遍素养和特殊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在当代教育中,一些学者基于教育目的和人的价值关系,提出了“全人发展”(Whole Person Development)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与我国正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全球胜任力培养同样重在“育”素质而非“教”知识,根本目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更强的独立思考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大国间经贸、科技、政治等各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通过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数量偏少,特别是担任高级别职务者寥寥无几,以至于在国际规则制定和修改中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在国际舞台上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一般来讲,除具备扎实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外,国际组织或全球治理人才还应具备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了解全球性议题,熟悉国际规则和礼仪,尊重多元文明和文化,掌握出色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技能等。由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针对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其次,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兼顾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原则。
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趋势和由此产生的人类共同利益,外化在人类面对共同的生存发展问题上,促使人类社会要从全球视角思考自身安全和命运问题,而人类的共同人性、理性、逻辑思维法则和价值认同,是解决当前全球范围内公共问题和道德危机的可能前提。全球胜任力是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社会生活的一种品质,倡导各个个体意识到自己作为全球一员的角色和道德责任。
但全球胜任力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推动相关教育工作时,需要考虑其是否适应于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开展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坚持本土性原则,需要从概念、价值判断、内容选取、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选择、批判、整合与再创。
再次,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注重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实现由教到学、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这就要求一方面应注重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国(境)外交流的实践导向,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等综合能力。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应秉持大课程意识,坚持开放性原则。一是课程资源的开放性。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等新的世界环境,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课程资源要体现时代性,不仅应密切注意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而且要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资源还很匮乏,因此在设置课程时要保持开放性,一方面要汲取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协同国内外高校共同开发课程、共享资源,以便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二是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要因势利导、因时而导,采取开放式教学方式,实现由“单向知识灌输”向“集体研究讨论”转变,培养学生对全球议题的独立辨析和见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技能。三是效果评价的多元性。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评价应坚持多元性原则,如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或相关部门等,评价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的掌握、外显行为与内在特质的关系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并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
从全球胜任力的框架维度可以看出,它是集“认知-实践-情感”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其培养目标应脱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传统思维,更不能忽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水平提升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性原则,主要体现在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上,即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精英,目的在于服务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及国际组织的人才需要。在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过程中,知识传授是基础,关键是如何把全球化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跨文化交往、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其中,用实践检验知识、汲取知识再进行实践的循环方式和实现过程,是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在国际化进程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高校国际化也因立足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力。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推力,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必须调整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服务全球化人才培养需要。
第一,以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是实现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是实现全球胜任力培养理念和目标的主要路径与做法,关系到理想和现实的转换程度。如果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就可能导致所构建的课程模式、要素和形态等存在差异。由于“在地国际化”具有覆盖面广、性价比高、惠及全体学生等优势,对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进行辨析,将对全球胜任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课程构建的思路。任何课程都是价值负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知识为载体。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维度,帮助学生拓展全球视野,关注世界热点和全球性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技巧,以及对不同文化尊重、欣赏的态度。全球胜任力培养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这直接影响着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转化,以及全球胜任力的发展程度。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强调根据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理念及目标对课程进行专门设计,向学生提供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内容。其次,要打破学科界限。从广义上讲,几乎所有课程,如语言、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及社会等,都可以承载全球胜任力培养。只通过单一学科处理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如全球冲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人口增长、文化认同和多样性等主题,因而需要跨学科融合渗透,以凝聚课程合力。再次,要提高双语课程比例。语言知识和高水平语言技能对于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外语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双语课程也是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课程构建的形式。不可否认,课程与知识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课程对知识的筛选、分配、传播以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作为构建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解释现象、理解世界、解决问题。不同学科,如政治、环境、历史、经济等,关照了全球胜任力的不同维度,为解释世界和理解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视角。然而,提升全球胜任力不仅仅是获得信息量的问题,需要学生从中获取理解特定情境、揭示全球现象和辨析国际关系的能力,为付诸行动打下基础。因此,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在全球胜任力培养方面的价值也日益凸显。高校要敢于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形式多样地开设全球胜任力课程,既可以通过设计独立的课程或课程群来实现,也可以整合到不同的学科课程之中。
课程构建的方式。课程国际化不单单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思想碰撞、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传递和互动。加拿大学者乔斯·贝伦(Jos Beelen)认为,课程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在地国际化,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课程。许多学者也将国际化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隐性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对应,指除正式课程(课堂教学)外的其他有利于多元文化氛围和国际化校园环境构建的形式。
首先,正式课程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但必须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优化和完善课程实施模式。高校可以在优势学科中选择涉外和急需专业进行“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全球胜任力”的培训,或开设全球胜任力课程模块或辅修专业供学生选修,或将“全球胜任力”“跨文化能力”等核心素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更大范围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其次,基于校园环境构建的非正式课程或活动,如国际学术讲座、国际学术论坛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对于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物理空间和人员流动的限制,通过“在线教育”“网络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在地国际化方式扩展教学时空,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新常态”。
第二,以学生国(境)外交流为主要途径的实践活动是强化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必要支撑。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开放式教育,而不是拘泥于学校围墙内的封闭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并适应当前迅猛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通过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来传授全球化知识、树立国际化意识之外,还需要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其提升全球化技能。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跨境实践活动是将全球化知识和实践进行融合统一的主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生通过国(境)外交流可以获得较好的沉浸式跨文化体验,从中感悟和反思,使知识内化形成能力素养,最终具备全球胜任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高校国际化实践中,学生国(境)外交流项目繁多,可以分为一般意义的国际化教育实践项目和针对性的国际组织“学习+实践”项目两个方面。前者是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专业技能的一般性项目,主要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普遍目标;后者将服务国家培养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的后备人才作为更高的潜在目标。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实践活动,将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国际组织人才强化保障。
一方面,可以统筹使用和改进一般意义的国际化教育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留学或有计划赴国外进修和学习,既有国际化环境中的体验,也有基于学术主题相关的长短期项目。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读期间赴国(境)外交流的主要形式有短期交流项目、学分交流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在推动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践中,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资源禀赋等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各项目的特点,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要设计和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国际组织“学习+实践”项目。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大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特别需要在国际组织中开展公共外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新全球化理念赢得更多响应和支持。近几年,政府、高校等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不断做大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的“蓄水池”。一些高校专门设立学院、专业或项目等,以“学习+实践”模式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为其他高校改进和完善相关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
综合来看,提高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离不开系统学习全球化知识、掌握全球化技能和参与国际活动实践等。在地国际化重视“课程育人”,有利于学生获取全球化知识,而以跨境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国际化以“实践育人”为要务,对于技能的提升更具优势。两者应相互兼容,互为促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胜任力培养作为世界普遍公认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国际化资源需求方面,“课程”和“实践”两种模式各有侧重,需要学校系统地提升保障策略,全方位强化资源供给和条件保障,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丰富学生国(境)外交流渠道,提高相关项目的依托性及性价比,进而形成更加完备、更具效能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作者系西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6期
作者:西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陈炳君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EWfZQOPAMX3-HubO9B-gpg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